瓊林戰鬥村:「匪諜村」還是模範村?

你可曾想過,自己生活的村落,有天會成為戰場;平時漫步的街道,也成為堅固的堡壘。

這些看似杞人憂天的想法,對於過去的金門人來說,卻是必須牢記於心的教條。

1968年,軍方為了提高金門民眾的戰力,推出一項名為「戰鬥村」的計畫。普通村落將改造為軍事據點,一旦戰爭爆發,敵軍來犯時,村民組成的民防隊,就要在自己的村庄戰鬥;必要時還需支援國軍,補充作戰損失的兵員。

生活與戰鬥合而為一,是戰鬥村居民的日常。最實際的影響或許不是時時備戰的心理壓力,而是無時無刻不以戰鬥為優先的困擾。如果獲悉某天可能要出操或演訓,就必須自己另找時間,完成日常維生所須的工作。當時,軍方一口氣劃定了104座戰鬥村,還要求各村因地制宜,自行設計適合的防禦工事;而戰略位置重要的村落,例如:瓊林、安岐、沙美等等,更要挖掘堅固、隱密的地下坑道。


「瓊林村」在金門所有戰鬥村之中,一直受到軍方的特殊重視。1976年,戰鬥村計畫實施後的第8年,鑑於有些當年修建的土質坑道已不勘使用,甚至存在崩塌的風險。軍方決定整建最重要的幾座戰鬥村,以水泥灌漿加固,強化地下坑道的耐受程度。

瓊林被選為首座開工的村落,也是其他村子整建的「模範」。當時的副村長的蔡福林記得,瓊林戰鬥村整建時,連總統嚴家淦,都曾在參軍長、參謀總長等人陪同下,親自視察過工程情形。

1978年3月17日,歷時一年之久、花費800萬台幣,瓊林戰鬥村整建大功告成。完工後的瓊林,擁有長達1350公尺,四通八達的地下坑道。十幾個出入口,設在村里辦公室、宗祠,或者是位於交通要衝上的民宅內。

如此一來,一旦戰鬥打響,村民不管身處何方,都能迅速進入坑道,就戰鬥位置。地下坑道還連結村口的碉堡,躲在裡面既能監視村外的動靜,敵人來襲時也足以完成「斃敵於陣地外」的任務。

瓊林擁有堅固、完整的防禦工事,果真不愧「模範戰鬥村」的名號。

人人是戰鬥員,村村是戰鬥堡


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軍方如此看重瓊林,一般而言,合理的看法是出於純粹的軍事考慮。瓊林位於金門狹窄蜂腰處的北側,地理位置極其關鍵。倘若敵人由此登陸,並進佔瓊林,即可迅速從中央,將兩側守軍徹底截斷,因此,勢必須強化瓊林的防禦能力。

不過,在部分村民的記憶裡,卻有截然不同的解釋。學者江柏煒1994年完成的研究指出,有些村民認為瓊林,之所以受到特別重視,是源自1950年代軍民之間一段不愉快回憶。早年,部隊軍紀不佳,經常騷擾老百姓。有一回,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瓊林人私下「解決」了幾名士兵,軍方因而指責瓊林為「匪諜村」,戰鬥村則是加強控制的「報復」手段。

這段回憶不曾獲得可靠佐證,仍是鄉里流傳的軼聞,卻顯示居民與軍隊之間的關係。「軍民一家」是金門耳熟能詳的標語,雖然原意帶有正向的宣傳目的,卻也如實反映軍民關係緊密的時空背景。軍民如同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或許能夠互相友愛、同心協力,但家人也是衝突最容易發生的對象。而對於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來說,和軍隊發生衝突的嚴重後果可想而知。

況且,實際上,對於瓊林村民來說,被視為模範戰鬥村,的確不是件值得恭喜的事情。瓊林戰鬥村是當時外賓訪金,經常會參觀的「景點」。村民得展示民防隊的操練科目,藉此凸顯戰鬥村計畫的成效。由於外賓頻繁的參訪,已經影響日常生活,造成村民額外負擔。當時的副村長蔡福林,憶起這段往事仍感到無奈。作為本村出身的公職人員,面對村民積重已久的不滿情緒,蔡福林夾在村人和軍方之間,也不勝其擾、身心俱疲,卻無從解決,最終只能自請調職,不了了之。

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金門過去的故事,也可以去逛逛花崗石醫院或是光華園空飄基地

參考資料:

  • 宋怡明(Michael Szonyi)《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
  • 江柏煒,《冷戰金門:世界史與地域史的交織》(金門:金門國家公園,2017)
  • 江柏煒,《宗教移民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金門瓊林與澎湖興仁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 卓遵宏、董群廉訪問,董群廉、陳中禹記錄整理,《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一)》(臺北:國史館,2003)
  • 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戰鬥村戰鬥手冊》(金門: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1968)
  • 〈金門戰鬥村簡報〉,《軍事—情報學校教育現況及改進意見報告書等》,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5-010202-0014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