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蘭洋樓:金門最豪華的洋樓,卻是國軍醫院和休假中心?

以前的金門,由於土地貧瘠和天災人禍等諸多原因,許多人必須離鄉背井到海外尋求生路,「南洋」即是他們主要的目的地之一。

少數能發大財的幸運兒,將賺到的錢匯回故鄉,購地起厝。他們興建的房屋也會受外地經驗的影響,出現有別於傳統建築的樣式和裝飾,這樣的建築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洋樓」

金門規模最大的一間洋樓,算是成功村(舊稱「陳坑」)的陳景蘭洋樓。這座洋樓由旅居新加坡華僑陳景蘭所建,歷時四年才完工,一共耗資了十萬餘元。

1917年,陳景蘭返鄉購地起厝,建築藍圖委託洋人設計。當時聘請了金廈兩地二十多位匠師和八十餘位工人參與工程。建材也大多從內地購入,透過帆船直接運至陳坑海濱。

陳景蘭幼年時,村裡無學可讀。因此洋樓建成後,也撥出部分空間,作為陳坑小學的校舍使用。陳景蘭還出資,從鼓浪嶼、同安等地聘請教師,解決家鄉文教不興的窘境。

日軍佔據金門時,曾將洋樓當作指揮所。1949年,國軍進駐以後,也在洋樓設置過觀測所。

隨後,陳景蘭洋樓還曾作為「陸軍第五十三醫院」的門診和病房空間。

1954年九三砲戰爆發後,金門中學曾遷至陳坑借洋樓作為學校使用。

1959年以後,陳景蘭洋樓很長一段時間,連同前方的金湯公園,被金防部當作「官兵休假中心」使用,表現優異的官兵,才能到此放鬆休假。

軍隊在1990年代後撤離,洋樓陷入閒置狀態,1999年的丹恩颱風,導致屋頂嚴重崩塌。

直到2004年金門縣府與陳景蘭後人協商取得地上權,才於隔年由中央、地方分別出資8000萬、3000萬進行徹底整修,完工後作為觀光景點與展示館開放。

陳景蘭洋樓怎麼看?

陳景蘭洋樓是座規模極大的五腳基洋樓,擁有前、左、右三面外廊,立柱、飾帶以幾何圖樣裝飾,具有西洋古典建築的美感與氣勢。

較為特殊的是,陳景蘭洋樓之屋頂,仍為常見的雙坡紅瓦形式,如同傳統的二落大厝之屋頂。

洋樓主體的右側,留有軍方建造之「金門官兵休假中心」門樓。

另外,還有一間裝飾精緻的廂房,山頭刻有洋樓完工年份「1921」的字樣,以及蔓草、花鳥、蝙蝠和地球等圖案。

陳景蘭為了勉勵後輩,在洋樓內提了「余望後輩當念建業艱難」的叮囑。

陳景蘭是誰?

陳景蘭1881年生,金門陳坑人。1902年,陳景蘭21歲時,前往新加坡發展。

最初在「協成號」記帳,之後到了印尼勿里洞(Belitung)創辦「南金號」,從事九八行生意,銷售南北雜貨。

「南金號」生意興隆,陸續在新加坡、廈門等地開設分店「成源號」。除了買賣貨物外,也兼營民信局的業務。

陳景蘭還善於投資,持有多家新加坡廠商的股票,逐漸成為南洋華僑中,重要的商界領袖。

事業有成的陳景蘭,積極參與南洋僑界和家鄉金門的公共事務。

除了在南洋為華僑子弟興辦學校、出資重建浯江浮濟廟之外,陳景蘭還推動金門「海陸保安會」成立,希望家鄉免除盜匪猖獗的禍害。

陳景蘭洋樓附近的象德宮有座「尚卿碉樓」,就是當時用於瞭望、防範海賊所建。

陳景蘭也格外重視家鄉的基礎建設,例如:裝設無線電、籌辦金門輪船公司,改善島際交通等等。

參考資料:

影像來源:

  • 總統蔣中正巡視金門陸軍第五十三醫院,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50104-00004-173。
  • 總統蔣中正巡視金門陳坑休假中心,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50101-00036-157。
  • 總統蔣中正巡視金門陳坑休假中心時與官兵合影,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50101-00036-161。
  • 李乾朗,《金門民居建築》(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78)
  • 許振義主編,《金門先賢錄·新加坡篇》(新加坡:金門會館,2015)

在〈陳景蘭洋樓:金門最豪華的洋樓,卻是國軍醫院和休假中心?〉中有 1 則留言

  1. Great article! I really appreciate the clear and detailed insights you’ve provided on this topic. It’s always refreshing to read content that breaks things down so well, making it easy for readers to grasp even complex ideas. I also found the practical tips you’ve shared to be very helpful. Looking forward to more informative posts like this! Keep up the good wor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