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逃兵追緝令:雷霆演習和逃兵引發的意外砲戰

在金門「逃兵追緝令」也有個響亮的行動代號——雷霆演習!⋯⋯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許多逃兵往往只能選擇自我了斷⋯⋯

金門逃兵追緝令:雷霆演習

韓劇《D.P:逃兵追緝令》講述韓國軍隊的黑暗面,成為近年來膾炙人口,卻也爭議十足的作品。

其實,在過去的金門,「逃兵追緝令」也有個響亮的行動代號——雷霆演習!

只要有軍隊就會有逃兵,逃兵現象不是金門特有。但是倘如人在台灣,多數逃兵或許都會先想到要回家一趟,部隊一般而言只須出動憲兵搜查即可。

然而,由於金門過去特殊的戰地狀態,地理位置又與台灣本島隔絕,反之,與對岸卻只有一水之隔。

原本僅是受不了軍中生活而「開小差」的逃兵,極有可能因此鋌而走險泳渡大陸,從單純的逃兵變成罪不可赦的「陣前叛逃」。

如果逃兵果真潛逃大陸,立刻會演變成政治問題,其中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因此金門軍方對於防區內的逃兵,實在無法等閒視之,往往訴諸大規模的軍事動員,發布「雷霆演習」,封鎖整座島嶼來搜索逃兵。

一旦接獲「雷霆演習」的命令,部隊即須全體出動,展開地毯式搜索。由居民組成的民防隊也要配合搜查,交通要道設立崗哨,並且在村內、村外展開搜索。若是搜索不力,隊員也可能面臨「關禁閉」的懲罰。

一般而言,雷霆演習會一直持續至查獲逃兵下落為止。在如此高壓的搜索之下,結局經常是以悲劇告終。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許多逃兵往往只能選擇自我了斷。

而那些決定挺而走險的逃兵,多數也會淪為命喪大海的冤魂。即使,彼岸看似近在咫尺,最近處也仍有5公里之遙。沒有良好的泳技或浮力裝備,泳渡實際上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雷霆演習最終尋獲的,往往只是一具屍首而已。

其中一個在軍中廣為流傳的案件,就是發生在40年前的「六二七事件」,這次事件還引發了一場意外砲戰

真逃兵·假砲戰

1984年6月27日,金門守軍在緝捕逃兵的過程中,意外與角嶼的解放軍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砲戰。

事件起因於金東師19歲的二兵莊輝亮,在站哨時因偷抽煙而被關禁閉。沒想到他竟然能趁機脫逃,還躲過雷霆演習的全島大搜索。

走投無路的莊輝亮,利用一塊工程模板漂流出海。金門守軍發現後對其開砲,卻意外擊中角嶼的解放軍陣地,引發對方開火還擊,雙方爆發了約莫一小時的砲戰。

金門軍方在情勢危急之際,決定改變策略,派遣兩棲部隊捉捕,當時仍在海面上漂流的莊輝亮。最終,在6月27日中午時分,成功將他逮捕。

隨後,軍方就以「敵前逃亡」的罪名,在金門的碧山靶場槍斃了莊輝亮。

然而,為了平息事件引發的餘波,國防部卻編造了事件起因,聲稱砲戰是因為來自對岸的不明竹筏入侵,守軍為了驅離才會開砲。

這場逃兵意外引發的砲戰,成為多年以後才真相大白的軍中軼聞。

參考資料:

  • 宋怡明(Michael Szonyi)《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
  • 楊綠茵,〈社區組織與動員之探討——以官澳村為例〉,收入於余光弘、魏捷茲主編,《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

影像來源:

  • 約翰·多米尼斯(John Dominis),《生活雜誌》,1958。
  • 霍華德·索丘雷克(Howard Sochurek),《生活雜誌》,1954
  • 中國時報,1984年7月1日、2002年5月30日。
  • 〈檢送七十三年六至十二月及七十四年一至五月份授權代核軍法案件月報表〉,《授權代核軍法案件月報表(廿三)》(臺北:檔案管理局藏),檔號B3750347701/0078/3130504/23/1/001。
  • 國家文化記憶庫
  • 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