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血的金門海灘:東崗三七事件打死了「匪諜」還是難民?

強行登岸者格殺勿論!

1987年3月7日傍晚,金門海面籠罩著一層濃霧。對於海岸第一線據點的守軍而言,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白霧滾滾,不僅遮蔽了海面的視野,還不斷從射口湧入碉堡,彷彿就是「水鬼」滲透的序幕。原就緊張的前線,氣氛變得更加肅殺。

此時,果真有一艘來歷不明的船隻穿越大霧,駛進了烈嶼海域,從西南角的貴山,向東南方向移動,經過沙溪和南山頭,抵達了東崗與青岐之間的海灘。

當東崗的 L-006 海防據點發現時,這艘船距離只有 1000 公尺。據點守軍立即嘗試用57戰防砲和50機槍開火驅離,但船隻仍然持續向海灘靠近。同時,隔壁 L-005 據點的哨兵,也發現有3人正試圖浮水上岸。

當時,據點守軍的重要職責,就是驅離可能靠岸的不明船隻。尤其,大陸漁船越界的情形屢見不鮮。守軍如果發現有船隻越界,就必須實施「驅離射擊」,阻止它更靠近海岸。

而且,金門的戰地風氣和前線情勢,也讓部隊官兵形成一種集體的心理認知——假使未能即時驅離不明船隻,甚至讓船上的人員登岸,就要背負作戰不力、戰場失職的罪名。

用軍中的話說「是要判軍法的!」

於是,當時人在現場的烈嶼師472旅步一營的營長,根據上級命令和作戰規定,指示下屬開火,那3人隨即被擊倒在沙灘上。

過了不久,青岐海灘的 L-204 據點在大霧裡,又發現那艘船,這次距離僅有100多公尺。此時,已經趕到現場的472旅旅長,也立即下令以火箭彈摧毀該船。

被擊中的船體殘骸失去動力被海浪拍上岸。部隊上前搜索時,發現船上不僅有生還者,竟然還有女人和小孩——這顯然不是前來滲透的「匪船」,而是一艘難民船。

當年,出現在金門海域的不明船隻,除了從事偵察滲透或越界捕魚者之外,還有可能是前來投誠或尋求協助的難民船。其中,難民船大多來自當時國內局勢動盪的越南。為了妥善處置這類人員,台澎金馬各地都曾分別設置過,接待投誠人員的「大陸義胞接待站」和安置越南難民的接待所。

然而,到了1987年,雖然名義上接待政策仍在進行,但後續衍生的諸多問題和疑慮,已讓軍方轉而採取「拒不接納」的態度,也因此讓前線官兵形成堅決驅離,否則遭受處分的認知。

基於這樣的時空背景,3月7日那一天,在青岐海灘上,守軍又進行了一次「防護射擊」,將船上的生還者全數擊斃。事後清理現場,一共有19名死者。當晚,守軍就把船隻焚毀,並將那19具屍首就地掩埋。


十九條人命竟可隱瞞兩個半月!

雖然,這起事件發生在消息封閉的前線金門,但畢竟紙包不住火,東崗守軍打死人的流言蜚語很快就開始在軍中蔓延,並隨著返台休假的官兵,傳回一海之隔的臺灣。

5月底,軍方高層獲悉這起嚴重的事件,才發現金防部竟然沒有據實回報。當時擔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氣得在日記裡寫下:「19條人命的處理,竟可隱瞞達兩個半月之久」,並且決定派遣陸軍總司令蔣仲苓親自前往金門查處。

隨後,軍方內部立即展開偵辦(清算),金防部司令官趙萬富和政戰部主任張明弘被調職,烈嶼158師的師長和政戰主任,以及事發當時在第一線指揮的旅長、營長和連長都被羈押,移送軍法審判。

直到6月5日,針對外界傳言金門國軍誤殺難民,立委吳淑珍在國會提出緊急質詢,這起事件才被公諸於世。當時流傳的説法是,烈嶼部隊意外讓一艘難民船靠岸,在開槍打死其中三個人以後,才發現船上竟是軍方派駐越南的地下工作者。由於錯殺了「自己人」,擔心消息走漏,會被秋後算帳,於是決定殺人滅口。

然而,國防部當年矢口否認這是一艘難民船,並聲稱金門國軍摧毀的是一艘,屢經警告仍不停靠近的「中共漁船」。

儘管,鄭南榕主編的《自由時代週刊》後續刊載了專題報導,但在軍中內幕仍屬最高機密的年代,民間幾乎不可能再進一步查證,只能以金防部司令官被突然撤職舉證案情並不單純。因此,即使輿論沸沸揚揚,軍方最終還是能夠四兩撥千斤的化解這場公關危機。



參考資料:

  • 高涌誠,〈調查報告〉,監察院,2022。
  • 郝柏村,《八年參謀總長日記》(台北:天下文化出版,2000)
  • 劉文孝,〈國軍暴行回憶與分析 — — 戰鬥篇〉、〈國軍暴行回憶與分析 — — 狂暴篇〉,《兵器戰術圖解》第32–33期(台北,2007)
  • 劉文孝,《金防部司令談東岡事件》 (中國之翼影片庫,2019)
  •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第76卷第47期。

圖片來源:

  • 《自由時代週刊》第176期(臺北,1987)
  • 自立晚報,1987年6月5日。
  • 董森堡
  • 連子勻